小孩玩无人机是否违法,需结合无人机类型、飞行空域、操作资质、实名登记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核心法律依据
我国对无人机管理的主要法规是《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以及民航局、公安部等部门的相关配套规定。
关键判断因素
无人机类型与操作资质
根据《条例》,无人机按重量分为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五类,其中与小孩最相关的是微型(空机重量<0.25kg)和轻型(空机重量<4kg,最大起飞重量<7kg)。
- 微型/轻型无人机:
在适飞空域内飞行,通常无需取得驾驶员执照(但需遵守其他规定),但若操作的是小型及以上无人机(空机重量≥4kg),则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操作,小孩若未满16周岁(无法取得执照),操作此类无人机即违法。
飞行空域是否合法
- 适飞空域:由民航部门划定,通常为低空、非敏感区域(如农村、郊区非人口密集区),在适飞空域内,微型/轻型无人机可免申请飞行计划,但需提前通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报告飞行动态。
- 非适飞空域(如机场周边、军事禁区、人口密集区、党政机关等):需提前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申请飞行计划,获批后方可飞行,小孩若未申请即在非适飞空域飞行,无论无人机类型均违法。
是否完成实名登记
根据《条例》,所有民用无人机必须通过“UOM平台”完成实名登记,否则不得飞行,若小孩的无人机未登记,即使符合其他条件,也属于违法行为。
飞行高度与范围限制
- 微型/轻型无人机在适飞空域内飞行,高度不得超过120米(部分区域可能更低)。
- 若超高度飞行,或飞入禁止区域(如机场净空区),无论年龄均违法。
小孩玩无人机的合法边界
若满足以下全部条件,小孩玩无人机不违法(但需家长监督):
- 操作的是微型或轻型无人机(空机重量<4kg);
- 飞行在适飞空域内(可通过“UOM平台”查询);
- 无人机已完成实名登记;
- 飞行高度≤120米;
- 提前通过“UOM平台”报告飞行动态(部分地区可能要求)。
若违反上述任一条件(如操作小型无人机、未登记、飞入禁区、未报告动态),则可能构成违法,面临警告、罚款(对个人可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可处1000元以下罚款),甚至没收无人机。
监护人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若小孩玩无人机时发生事故(如坠落伤人、干扰航空器),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若涉及违法飞行(如飞入禁区),监护人可能因“未履行监护职责”被公安机关警告或罚款。
小孩玩无人机是否违法,核心看是否符合“类型、空域、登记、高度、报告”五项要求,家长需提前为无人机实名登记,教育孩子遵守飞行规则,避免飞入禁区或超高度飞行,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