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证件类型

  1.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AOPA证)

    • 颁发机构: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
    • 适用范围:操控民用无人机(含植保、物流、测绘等)进行飞行活动。
    • :理论考试(包含法规、气象、操作等)和实操考试(模拟飞行、应急处置等)。
    • 备注:AOPA证已与民航局“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合并,现统一为民航局颁发。
  2.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电子身份标识(U-ID)

    • 颁发机构:民航局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
    • 适用范围:所有在中国境内合法运营的民用无人机,作为飞行身份认证。
    • 要求:所有民用无人机需在实名登记系统完成登记,并绑定U-ID。
  3. 植保无人机操作员证(特殊场景)

    • 颁发机构:农业农村部或地方农业部门
    • 适用范围:操控植保无人机进行农业植保作业。
    • :植保知识、农药使用规范、安全操作等。
  4. 无人机云执照(可选补充)

    • 颁发机构:民航局无人机云系统
    • 适用范围:辅助飞行规划、空域申请、飞行记录等。
    • 特点:非强制证件,但推荐持有以提升合规性。

证件关联与要求

  • 主证件: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AOPA证合并后)。
  • 辅助证件:U-ID(实名登记)、植保证(特殊场景)、云执照(推荐)。
  • 年龄与健康
    • 年龄需≥16岁(植保证可能放宽至14岁)。
    • 需通过体检(视力、色觉等)。
  • 无人机类型
    • ✈️ 轻型无人机(≤7kg):需U-ID和执照。
    • 中型/大型无人机(>7kg):需执照和U-ID,部分场景需额外审批。

考试与培训

  1. 培训课程
    • 民航局指定培训机构(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高校等)。
    • 课程包含理论(法规、气象、操作)和实操(模拟飞行、应急处置)。
  2. 考试流程
    • 提交申请→理论考试→实操考试→审核发证。
    • 植保证需额外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培训。

违规后果

  • 未持证飞行:可能面临警告、罚款、没收设备,严重者吊销执照。
  • 违规操作:如穿越机、黑飞等,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

建议

  1. 优先考取主证件:民航局执照(AOPA证合并后)。
  2. 根据用途选择附加证件:植保证、云执照等。
  3. 持续学习:法规更新、新技术(如5G、AI)可能影响考证要求。

提示:具体政策可能因地区或无人机类型调整,建议通过民航局官网或当地空管部门查询最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