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C无人机证与部队无人机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资格认证体系,分别适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二者在颁发机构、适用范围、考核标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关键维度进行对比说明:
颁发机构与性质
-
CAAC无人机证
由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及其下属机构(如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颁发,属于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的合法资质证明,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或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单位及个人,必须依法取得相应操作资质。 -
部队无人机证
由军队相关部门(如各军兵种装备部或训练部门)颁发,属于军事领域无人机操作人员的资格认证,仅适用于军队内部执行任务(如侦察、监视、打击等),不对社会开放。
适用范围
-
CAAC无人机证
适用于民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航拍、影视拍摄;
- 农业植保(喷洒农药、种子);
- 电力巡检、管道巡检;
- 测绘、地理信息采集;
- 物流运输(符合条件的机型);
- 科研、教育等活动。
根据无人机重量分类,需取得对应资质:
- 微型/轻型无人机(空机重量≤4kg或起飞重量≤7kg):无需考证,但需遵守实名登记和飞行报备要求;
- 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必须持证飞行(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或教员证)。
-
部队无人机证
仅适用于军事任务,如战场侦察、目标定位、电子对抗、精确打击等,操作场景严格限制在军队管辖的空域或任务区域,与民用领域无交集。
考核标准与内容
-
CAAC无人机证
考核侧重民用航空安全法规、飞行原理、气象知识、操作技能及应急处置,具体包括:- 理论考试:民航法规、无人机系统原理、空气动力学、气象学等;
- 实践考试:起飞/降落、航线规划、应急返航、故障处理等;
- 超视距驾驶员(机长)还需考核指挥与控制、任务规划等能力。
培训周期通常为15-30天,通过后可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合格证》或《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
部队无人机证
考核更注重军事任务需求,包括:- 军事理论:战术运用、作战条例、保密规定;
- 操作技能:复杂环境下的起降、目标识别与跟踪、武器系统操作(如搭载导弹的无人机);
- 体能与心理素质:适应高强度、高压力的作战环境。
培训周期更长(数月至数年),需通过军队内部的严格考核。
法律效力与互认性
- CAAC证是民用无人机合法飞行的强制要求,未持证操作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设备等处罚(依据《条例》第50条)。
- 部队证仅在军队内部有效,无法替代CAAC证用于民用飞行,反之,CAAC证也不具备军事操作资格。
是否需要同时持有?
- 若仅从事民用无人机活动(如航拍、农业),只需考取CAAC证;
- 若需参与军队无人机任务(如服役、军事科研),需通过部队考核取得内部证件;
- 两者分属不同体系,无互认关系,需根据实际用途选择。
提示:2024年起,民用无人机操作需通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完成实名登记,并定期报告飞行计划,部队人员若需在非军事区域使用无人机(如个人航拍),也需遵守民用规定并考取CAAC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