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在“护农”领域(农业保护与管理)的应用,通过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精准植保、作物监测、灾害预警到效率提升,为现代农业提供了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以下从核心场景、技术优势及实际价值展开分析:
核心护农场景
农业植保:精准喷洒,降本增效
大疆农业无人机(如T40、T20P等型号)是植保领域的“主力军”,主要用于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的喷洒作业,解决传统人工或地面机械植保的痛点:
- 效率高:单架无人机每小时可喷洒150-200亩(因机型和负载而异),是人工的50-100倍,尤其适合大面积农田(如水稻、小麦、果树等)。
- 精准控制:通过流量传感器、RTK定位(厘米级精度)和变量喷洒技术,可根据作物类型、生长阶段、病虫害程度动态调整喷洒量,避免过量用药(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或漏喷(保障防治效果)。
- 安全便捷:替代人工背负式喷洒,降低农民接触农药的风险;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也能通过自动避障(如前视、下视雷达)和地形跟随功能安全作业,突破地面机械的限制。
作物监测:数据驱动的科学种植
大疆无人机搭载多光谱、高光谱、热成像或RGB相机,可获取农田的高空影像数据,结合AI算法实现作物生长的精准监测:
- 生长状态分析:通过多光谱数据生成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GNDVI(绿光归一化植被指数)等植被指数图,直观反映作物长势(如营养缺乏、水分胁迫),帮助农民识别“弱苗区”“早衰区”,针对性补肥、灌溉。
- 病虫害早期预警:AI算法可识别叶片斑点、变色等病害特征(如小麦条锈病、水稻稻瘟病),或通过热成像检测虫害活动(如蚜虫聚集导致局部温度异常),提前1-2周发现病害,避免大规模爆发。
- 产量预估:结合作物生长周期数据(如株高、叶面积指数),模型可预测单产,为收割、销售计划提供依据。
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
面对洪涝、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大疆无人机可快速巡查受灾区域,辅助决策:
- 洪涝灾害:低空飞行拍摄被淹农田,识别积水深度、受灾范围,帮助农民排水或申请保险理赔。
- 干旱监测:通过热成像检测土壤湿度,结合气象数据判断干旱程度,指导精准灌溉。
- 虫害爆发:大范围巡查发现虫害迁飞路径(如草地贪夜蛾),配合农业部门制定区域联防策略。
技术优势:精准、智能、易用
- RTK定位与路径规划:厘米级定位精度确保飞行路线精准,避免重复或遗漏喷洒;APP可一键生成“井字形”或“沿边”作业路线,降低操作门槛。
- 多传感器融合:集成流量计、液位传感器、避障雷达等,实时监控作业状态(如剩余药量、飞行高度),异常时自动暂停并报警。
- AI算法支持:大疆农业平台(如DJI Agriculture APP)内置作物识别、病害分类模型,普通农户无需专业分析技能即可获取监测报告。
- 轻量化与耐用性:机身轻便(如T20P仅重20kg),折叠设计便于运输;IP67防护等级可应对雨天、尘土环境,适应农田复杂场景。
实际价值:从“经验种植”到“数据种植”
- 降本增效:减少农药、化肥用量(节省10%-30%),降低人工成本(每亩植保成本从5-10元降至2-5元),提升亩均收益。
- 环境友好:精准喷洒减少农药漂移和土壤污染,符合“绿色农业”政策导向。
- 抗风险能力:通过早期灾害预警和精准干预,降低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风险,保障粮食安全。
- 规模化适配:无论是家庭农场还是大型农业合作社,大疆无人机均可灵活部署,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
大疆无人机以“精准植保+智能监测+灾害响应”为核心,成为现代农业的“空中卫士”,它不仅解决了传统农业“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的痛点,更通过数据驱动让种植从“靠经验”转向“靠科学”,为护农、稳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