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分类方式多样,通常根据用途、平台构型、尺度、活动半径、动力系统等标准划分,以下是主要分类及具体类型:

按用途分类

无人机最核心的分类方式,直接反映其功能和应用场景:

军用无人机

主要用于军事任务,强调隐蔽性、生存能力和任务专业性:

  • 侦察/监视无人机:执行战场情报收集、目标定位(如美国“全球鹰”RQ-4)。
  • 攻击/战斗无人机:携带武器实施打击(如美国MQ-9“死神”、中国“翼龙-2”)。
  • 诱饵无人机:模拟真实战机信号,干扰敌方防空系统(如俄罗斯“闪电”系列)。
  • 电子战无人机:执行电磁干扰、通信压制等任务(如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机)。
  • 中继通信无人机:作为临时通信节点,保障战场通信(如美国“猎人”无人机)。

民用无人机

覆盖非军事领域的广泛需求,进一步分为消费级工业级

  • 消费级无人机:面向个人或爱好者,强调易用性和娱乐性(如大疆Mavic系列、Parrot Anafi),主要用于航拍、娱乐、教育等。
  • 工业级无人机:针对专业场景,强调可靠性、载荷能力和环境适应性:
    • 农业植保(如极飞P系列喷洒农药);
    • 测绘与地理信息(如大疆经纬M300搭载激光雷达);
    • 安防巡检(如电力线、油气管道巡检);
    • 物流运输(如顺丰无人机、亚马逊Prime Air);
    • 环保监测(如大气采样、野生动物保护)。

特殊用途无人机

针对极端或特殊环境设计:

  • 水下无人机(ROV/UUV):用于海洋探测、水下维修(如BlueROV2);
  • 潜射无人机:从潜艇发射执行侦察(如美国“黑翼”无人机);
  • 系留无人机:通过电缆供电,实现长时间悬停(如电力监控、应急通信);
  • 太空无人机:在太空或行星表面飞行(如NASA的“蜻蜓”号土卫六探测器)。

按平台构型分类

根据无人机的气动布局和起飞/降落方式划分:

固定翼无人机

类似传统飞机,依靠机翼产生升力,需跑道或弹射起飞,滑翔降落。

  • 特点:续航长(数小时至数十小时)、速度快(可达数百公里/小时)、载荷大,但垂直起降能力弱。
  • 应用:长距离侦察、测绘、物流(如美国“扫描鹰”)。

多旋翼无人机

通过多个旋翼(通常4-8个)旋转产生升力,垂直起降,灵活悬停。

  • 特点:操控简单、起降方便、适合低空慢速任务,但续航短(通常20-40分钟)、载荷小(1-20kg)。
  • 应用:消费级航拍、农业喷洒、电力巡检(如大疆Phantom、Mavic)。

直升机式无人机

单旋翼+尾桨布局(类似传统直升机),或共轴双旋翼(无尾桨)。

  • 特点:垂直起降、悬停稳定,续航和载荷优于多旋翼,但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
  • 应用:中大型工业任务(如奥地利Schiebel CAMCOPTER S-100)。

垂直起降固定翼(VTOL)

结合固定翼和旋翼优势,通过旋翼实现垂直起降,固定翼模式飞行。

  • 特点:兼顾长续航(数小时)和垂直起降能力,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 应用:中距离物流、测绘(如美国V-Bat、中国航天彩虹VTOL)。

飞艇/浮空器

依靠氦气等轻于空气的气体提供升力,搭配动力推进。

  • 特点:续航极长(数天至数月)、驻空时间长,但速度慢、易受天气影响。
  • 应用:长期监控、通信中继(如美国“战略侦察飞艇”)。

按尺度分类

根据重量和体积划分,影响法规限制和应用场景:

  • 微型无人机:空机质量<0.25kg(如玩具级航拍机),通常无需特殊许可。
  • 小型无人机:0.25kg≤空机质量<20kg(如消费级多旋翼),需遵守低空飞行规则。
  • 中型无人机:20kg≤空机质量<150kg(如工业级测绘无人机),需申请空域。
  • 大型无人机:空机质量≥150kg(如军用侦察机、物流无人机),需严格审批和管制。

按活动半径分类

根据无人机的最大飞行距离划分任务范围:

  • 超近程无人机:航程<15km,任务半径<5km(如近距离侦察、航拍)。
  • 近程无人机:航程15-50km,任务半径5-20km(如电力巡检、农业植保)。
  • 短程无人机:航程50-200km,任务半径20-100km(如区域测绘、物流中转)。
  • 中程无人机:航程200-1000km,任务半径100-500km(如边境巡逻、海洋监测)。
  • 远程无人机:航程>1000km,任务半径>500km(如战略侦察、跨洲际物流)。

按动力系统分类

  • 电动无人机:锂电池供电(消费级主流),噪音低、环保,但续航受限。
  • 油动无人机:燃油发动机(汽油、柴油或重油),续航长(数小时),但维护复杂、噪音大。
  • 混合动力无人机:结合电动和油动(如燃油发电+电机驱动),平衡续航与操控性。
  • 太阳能无人机:依赖太阳能板供电(如NASA“Helios”),适合超长航时任务(数天至数月)。

无人机的分类需结合具体需求:消费级用户更关注构型(多旋翼)和用途(航拍);工业用户需考虑尺度(中型)、动力(电动/油动)和构型(固定翼/VTOL);军事或特殊任务则侧重用途(攻击/侦察)和平台性能(长航时、高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