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能要求
-
动力系统
- 电机与螺旋桨:需符合竞赛规则规定的功率、转速及桨叶尺寸,禁止使用改装或违规动力系统(如无刷电机与低效桨叶组合)。
- 电池:需使用合规电池(如LiPo电池需符合电压、容量及安全标准),禁止使用高风险电池类型(如三元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需特别说明)。
-
飞行性能
- 续航时间:需达到竞赛组别规定的最小续航时间(如竞速类需≥5分钟),超出部分可能加分。
- 机动性:需具备高爬升率、急转弯能力及抗干扰性(如应对强风、电磁干扰)。
- 稳定性:在高速飞行或复杂环境中需保持可控性,避免失控坠机。
-
传感器与避障
- 视觉系统:需配备符合规则的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或激光雷达,确保在低能见度或复杂环境中自主避障。
- 数据传输:需使用合规频段(如5.8GHz),传输延迟需低于规定阈值(如100ms内)。
安全与合规要求
-
重量限制
竞赛组别通常对无人机总重(含电池、摄像头等)有严格限制(如FPV竞速类≤250g),超重可能被判违规。
-
结构强度
机身需具备抗冲击、抗坠毁能力,关键部件(如电机、电池)需有保护罩或冗余设计。
-
电磁兼容性
需通过无线电管理机构认证,避免干扰其他设备或被干扰。
-
保险与责任
部分竞赛要求参赛者购买无人机责任险,并遵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
操作与规则合规
-
飞行区域
需在指定场地(如封闭赛道、空旷区域)飞行,避开人群、建筑物及禁飞区。
-
飞行行为规范
禁止进行危险动作(如低空突防、近距离碰撞),需遵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
数据隐私
禁止在竞赛中收集或泄露他人隐私数据(如摄像头拍摄的敏感信息)。
创新性要求
-
技术改进
- 鼓励使用新型材料(如碳纤维)、高效电机或AI算法优化飞行性能。
- 通过AI算法实现动态避障或自主路径规划。
-
设计创意
允许对无人机外观或功能进行创新设计(如可变形机身、集成太阳能板),但需确保不影响安全性能。
特殊竞赛组别要求
- 竞速类:强调速度与机动性,可能要求配备陀螺仪稳定系统。
- 侦察类:需具备长续航、高清摄像及图像传输能力。
- 编队类:需支持多机协同飞行,并符合通信协议标准。
参赛前检查清单
- 技术检查:验证电机转速、电池电压、桨叶平衡等。
- 安全检查:确认防护罩安装、紧固件是否松动。
- 软件校准:校准IMU、指南针等传感器。
- 应急预案:制定坠机后的紧急回收或救援方案。
示例:某国际无人机竞赛规则要点
- FPV竞速组:
- 无人机总重≤250g,电机功率≤1000W。
- 需配备双目视觉系统,飞行速度≥80km/h。
- 禁止使用改装电池或违规桨叶。
- 多旋翼侦察组:
- 续航时间≥15分钟,需配备热成像摄像头。
- 飞行高度≤50米,避开机场等禁飞区。
建议:参赛前需详细阅读竞赛官方规则,确保无人机符合所有要求,避免因违规被取消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