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目标

无人机编程挑战旨在考察参赛者的编程能力、无人机操作技能以及对无人机技术的深入理解,通过编写代码控制无人机完成一系列任务,参赛者需要展示其编程逻辑、算法设计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任务设置

  1. 自主起飞:无人机需从指定位置自动起飞,并保持稳定飞行状态。
  2. 精准悬停:无人机在指定高度和位置精准悬停,展示其对飞行姿态的精确控制能力。
  3. 障碍物避让: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需识别并避开预设的障碍物,确保飞行安全。
  4. 目标识别与抓取:无人机需识别并抓取指定目标,如彩色标记物或特定形状的物体。
  5. 自动返航:完成任务后,无人机需自动返航至起点,并安全降落。

技术要求

  1. 编程语言:参赛者需使用指定的编程语言(如Python)编写控制代码,实现无人机的各项功能。
  2. 算法设计:参赛者需设计高效的算法来处理障碍物避让、目标识别与抓取等任务。
  3. 传感器融合:无人机需利用多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测距仪等)获取环境信息,实现精准定位和避障。
  4. 通信协议:参赛者需确保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之间的通信稳定可靠,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

评分标准

  1. 任务完成度:根据无人机完成各项任务的情况进行评分,包括起飞、悬停、避障、抓取和返航等环节。
  2. 飞行稳定性:评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包括姿态控制、速度调节和能量管理等。
  3. 算法效率:根据算法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率进行评分,包括计算复杂度、内存占用和实时性等。
  4. 创新性:鼓励参赛者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和算法设计,以展示其创新能力和对无人机技术的深入理解。

准备与训练

  1. 熟悉比赛规则:参赛者需详细了解比赛规则和任务要求,确保在比赛中能够准确执行任务。
  2. 编写测试代码:在正式比赛前,参赛者需编写测试代码对无人机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3. 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训练来熟悉无人机操作和编程逻辑,提高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比赛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在比赛过程中,参赛者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无人机和人员的安全。
  2. 时间管理: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
  3. 团队协作:如果比赛允许团队协作,参赛者需与队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比赛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