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驾照(驾驶员资质)的分类主要依据无人机的类型(按重量和性能划分)以及运行场景,相关管理规定由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管理规则》(CCAR-92部)明确,以下是具体分类和资质要求:

无人机类型划分(按CCAR-92部)

根据无人机的空机重量、最大起飞重量、飞行性能等指标,无人机分为以下5类:

类别 空机重量 最大起飞重量 其他特征
微型 <0.25kg <0.25kg 最大飞行真高≤50m,最大飞行速度≤40km/h,不具备空域保持能力。
轻型 ≤4kg(不含电池) ≤7kg(含电池) 最大飞行速度≤100km/h,具备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监视能力(如ADSB)。
小型 >4kg且≤15kg >7kg且≤25kg 需满足空域保持、可靠被监视、自主避障等能力。
中型 >15kg且≤116kg >25kg且≤1500kg 需满足更严格的性能要求(如通信、导航、应急处置等)。
大型 >116kg >1500kg 通常为工业级或专业级无人机,需符合最高等级的运行规范。

无人机驾照(驾驶员资质)分类

根据运行场景和无人机类型,驾驶员资质分为以下3类,资质要求与无人机类型直接相关

视距内驾驶员(驾驶员证)

  • 适用范围:操控微型、轻型、小型无人机在视距内(驾驶员或观察员与无人机保持直接视觉接触)运行。
  • 资质要求:需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飞行考试,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合格证》(视距内等级)。

超视距驾驶员(机长证)

  • 适用范围: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无人机在超视距(无人机超出视距范围)运行,或担任无人机机组的负责人(机长)。
  • 资质要求:需通过更严格的理论考试(含航空气象、飞行规划等)、实践飞行考试(含超视距飞行、应急处置),以及地面站操作考试,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合格证》(超视距等级)。

教员证

  • 适用范围:从事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工作,需具备超视距驾驶员资质且飞行经历满足要求(如累计飞行时间≥100小时)。
  • 资质要求:需通过教员理论考试和实践教学能力考核,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教员合格证》。

特殊说明

  • 微型/轻型无人机:若仅在视距内飞行且不涉及商业运营,通常无需驾照,但需完成实名登记(通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系统)。
  • 小型及以上无人机:必须由持证驾驶员操控,且需遵守空域申请、飞行计划报备等规定。
  • 商业运营:若用于测绘、航拍、物流等商业用途,还需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或特定行业资质(如农业植保需农药使用相关资质)。

无人机驾照类型主要根据无人机类型(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大型)和运行场景(视距内/超视距)划分,核心资质为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和教员证,具体要求需结合CCAR-92部及最新政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