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无人机

  1. 定义

    • 轻型无人机:通常指空机重量不超过4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公斤,飞行速度不超过100公里/小时,飞行高度不超过120米,且在视距内运行(驾驶员或观测员在目视视距内)。
  2. 特点

    • 监管宽松:多由业余爱好者或小型企业使用,无需复杂审批流程。
    • 应用场景:农业植保、航拍、测绘、物流配送(如“最后一公里”)、城市管理(如垃圾清运)等。
    • 技术门槛低:操作简单,适合非专业用户。
  3. 法规差异

    • 国内: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2部)要求A类无人机在视距内飞行,需实名登记,且驾驶员需持有培训合格证。
    • 国际:如美国FAA的Part 107规则、欧盟的U-space框架对A类无人机的监管相对灵活。

B类无人机

  1. 定义

    • 中型/大型无人机:空机重量超过4公斤且不超过150公斤,或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0公斤,或飞行速度、高度、航程等参数超出A类限制。
    • 需满足额外条件:如超视距飞行(驾驶员需在地面站或云端监控)、夜间飞行、敏感区域飞行等。
  2. 特点

    • 监管严格:需申请特殊许可,驾驶员需持有更高级别的执照(如中国CCAR-61部私照或商照)。
    • 应用场景:物流运输(如无人机快递)、测绘勘探、影视拍摄、应急救援(如灾后搜救)、军事训练等。
    • 技术要求高:需具备避障、自主飞行、通信中继等能力。
  3. 法规差异

    • 国内: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2部)对B类无人机实施分级管理,如超视距飞行需通过培训考核并申请空域使用许可。
    • 国际:如美国FAA的Part 107规则要求B类无人机需通过远程识别(RID)系统,欧盟的U-space框架则要求申请“无人机空域通行证”。

关键区别

维度 A类无人机 B类无人机
空机重量 ≤4公斤 >4公斤(部分>150公斤)
飞行范围 视距内(≤500米,≤120米) 超视距(需地面站监控)
速度/高度 ≤100公里/小时,≤120米 更高(如150公里/小时,>120米)
监管要求 实名登记,简易培训 特殊许可,高级执照,复杂培训
典型应用 航拍、农业、物流(短途) 物流、测绘、应急、军事

应用场景扩展

  • A类:适合快速部署、低成本、低风险的场景,如农村植保、城市巡检。
  • B类:需平衡效率与安全,如城市物流(需避开人群)、紧急物资运输。

A类无人机以轻便、易用为核心,适用于大众市场;B类无人机则强调技术复杂性与安全性,服务于专业领域,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两者界限可能逐渐模糊,但当前监管框架仍保持明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