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阶段
-
主无人机选择
- 推荐使用大载重、高稳定性的无人机(如大疆Matrice 300 RTK、道通EVO II Pro等),确保能承载副无人机。
- 确认主无人机电池容量足够,支持长时间悬停(副无人机可能需额外耗电)。
-
副无人机选择
- 副无人机需轻量化(建议重量≤2kg),避免超载导致主无人机失控。
- 确保副无人机有足够的电量和螺旋桨保护(如护桨罩)。
-
场地与设备
- 空旷无障碍物区域,远离人群和建筑。
- 备用螺旋桨、电池、遥控器、地面站软件(如DJI Pilot 2)。
安装与固定
-
副无人机安装
- 将副无人机放置在主无人机的专用挂载支架或定制夹具上(需提前设计或购买)。
- 使用高强度胶水、螺丝或卡扣固定,确保副无人机在飞行中不会脱落。
- 检查副无人机与主无人机的连接稳定性(如电源线、通信线)。
-
主无人机检查
- 确认挂载点无松动,螺旋桨已安装且平衡。
- 测试主无人机悬停功能,确保无异常震动。
起飞前准备
-
软件设置
- 在地面站软件中设置主副无人机关联模式(如DJI的“复合模式”)。
- 调整主无人机的避障参数,确保副无人机在飞行中不被误判为障碍物。
-
遥控器与电池
- 主无人机遥控器需电量充足,副无人机遥控器建议单独携带。
- 连接主无人机与副无人机的通信链路(如DJI的O3图传)。
-
风速与天气
- 避免在5级以上风力或雷雨天气起飞。
- 检查副无人机螺旋桨表面是否有冰或异物。
起飞操作
-
主无人机启动
完成自检后,手动起飞至5米高度,进行悬停测试。
-
副无人机启动
- 副无人机通过主无人机遥控器或地面站发送启动指令。
- 观察副无人机螺旋桨启动,确保无异常噪音或震动。
-
协同飞行
- 缓慢提升主无人机高度,副无人机自动悬停或跟随主无人机。
- 测试副无人机与主无人机的通信(如信号强度、延时)。
飞行中注意事项
-
高度与速度控制
- 副无人机建议保持与主无人机1-2米的垂直距离,避免碰撞。
- 飞行速度不宜过快,主无人机需提供足够动力。
-
避障与监控
- 开启主无人机的避障功能,副无人机需安装额外传感器(如红外避障)。
- 实时监控副无人机的电量、信号和状态。
-
紧急情况处理
- 若副无人机失控,立即切换至手动控制或紧急降落。
- 备用电池或螺旋桨应随时待命。
降落与拆卸
-
降落操作
- 缓慢降低主无人机高度,副无人机同步下降。
- 副无人机降落后,先断开通信链路,再拆卸固定装置。
-
清洁与维护
- 清理副无人机螺旋桨上的灰尘或冰霜。
- 检查主无人机挂载点是否有磨损。
安全提示
-
合规性
- 确保飞行符合当地法规(如空域申请、飞行高度限制)。
- 避免在机场、军事基地等敏感区域飞行。
-
保险与责任
- 为无人机购买保险,明确责任划分。
- 操作前告知周围人员,避免意外伤害。
进阶技巧
- 动态载荷调整:根据副无人机重量调整主无人机的飞行参数(如油门增益)。
- 编队飞行:多架副无人机可同步跟随主无人机,形成特殊造型。
- 远程操控:通过5G模块实现远距离协同飞行(需专业设备)。
无人机背无人机起飞需高超的操控技巧和严格的测试,建议新手在专业指导下练习,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