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性能要求
-
飞行稳定性
- 必须具备稳定的飞行性能,包括抗风能力、抗干扰能力(如电磁干扰)和自主避障能力。
- 飞行轨迹需精确可控,避免因振动或失控导致任务失败。
-
续航能力
- 电池续航时间需满足比赛规则(如规定飞行时长或任务周期)。
- 部分比赛可能要求更换电池后继续飞行,需具备快速更换能力。
-
动力系统
- 电机、电调(ESC)和螺旋桨需符合安全标准,避免过热或故障。
- 电池需通过安全认证(如UL、CE等),禁止使用劣质或改装电池。
结构与材料要求
-
重量限制
通常限制无人机总重(如FPV竞速类可能要求<250g),需平衡性能与合规性。
-
材料与强度
- 结构需坚固耐用,避免因碰撞损坏关键部件(如电机、飞控)。
- 某些比赛可能要求使用特定材料(如碳纤维、镁合金)。
-
保护措施
需配备保护罩、防撞条或减震装置,减少碰撞风险。
电子设备与飞控要求
-
飞控系统
- 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飞控(如Betaflight、Cleanflight),具备PID调参和姿态控制功能。
- 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第三方飞控或自定义固件(除非比赛允许)。
-
传感器
需配备加速度计、陀螺仪、气压计、GPS(部分比赛)等传感器,确保姿态稳定和定位准确。
-
通信系统
- 无线通信需符合规则(如频段、功率限制),避免干扰其他无人机或地面设备。
- 竞速类比赛可能要求使用低延迟图传(如FPV镜头)。
任务与功能要求
-
任务载荷
- 根据比赛类型携带特定设备(如相机、抓取装置、障碍物传感器等)。
- 任务载荷需符合重量、尺寸和安全标准。
-
编程与自动化
- 部分比赛要求无人机具备自主飞行能力(如避障、路径规划)。
- 编程接口需符合规则(如开源飞控的API)。
安全与合规要求
-
安全认证
- 电池、电机、螺旋桨等部件需通过安全认证(如UL、FCC)。
- 禁止使用改装或非标准部件。
-
飞行规则
- 需遵守比赛场地规则(如禁飞区、飞行高度限制)。
- 禁止在人群密集区或禁飞区飞行。
-
应急措施
- 需具备紧急降落、返航或关闭电源功能。
- 螺旋桨需有防护罩,避免意外伤人。
特殊比赛要求
- 竞速类:强调速度、敏捷性和避障能力,重量和尺寸限制严格。
- 测绘类:需具备高精度定位和测绘设备,数据需符合标准。
- 物流类:需具备货物固定和续航能力,可能要求认证载荷。
其他注意事项
- 保险与责任:部分比赛要求参赛者购买保险,明确责任归属。
- 数据记录:需记录飞行数据(如轨迹、电池消耗),用于评分或复盘。
- 软件与固件:飞控固件需经过测试,禁止使用未经验证的修改版本。
比赛无人机需在性能、安全、合规性上达到严格标准,具体要求因比赛类型而异,参赛者需提前了解规则,选择合规的部件和固件,确保无人机符合要求后再参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