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速类(FPV)

特点:高速飞行、低空穿越障碍、强机动性。
常用机型

  1. 多旋翼(如四轴、六轴)
    • 多旋翼竞速机:如Tiny Whoop(小型FPV机)、ZMR250(竞技版)、Skitoo等,适合初学者和新手。
    • 特点:轻便、易操控,但速度较慢(通常50-100km/h)。
  2. 固定翼(带螺旋桨或涵道)
    • 经典机型:Freestyle Flyer(双螺旋桨)、Starlet(涵道固定翼),速度可达150-200km/h。
    • 特点:续航长,适合复杂地形穿越。
  3. 混合翼(如VTOL)
    • 机型:多旋翼+固定翼组合,兼顾垂直起降和高速飞行。
    • 特点:灵活性强,但结构复杂,需专业调试。

穿越类(障碍穿越)

特点:通过狭窄通道、旋转障碍、低空飞越等高难度动作。
常用机型

  1. 多旋翼(四轴/六轴)
    • 机型:如Tiny Whoop(超轻型)、FastFlying(竞速版),适合快速穿越狭小空间。
    • 特点:稳定性高,但速度较慢。
  2. 固定翼(带推进器)
    • 机型:如Razor X(多旋翼+固定翼混合),可快速穿越障碍后转为固定翼飞行。
    • 特点:灵活性高,但需平衡动力和稳定性。

航拍/测绘类

特点:长续航、高稳定性、高清拍摄。
常用机型

  1. 多旋翼(大疆系列)
    • 机型:如Mavic系列(消费级)、Inspire系列(专业级),支持4K拍摄和避障功能。
    • 特点:操作简单,适合团队协作和复杂地形。
  2. 固定翼(带高清摄像头)
    • 机型:如DJI Matrice 300(RTK),支持RTK定位和长续航。
    • 特点:续航长(可达40分钟以上),适合测绘和巡检。
  3. 垂直起降固定翼(VTOL)
    • 机型:如Walkera Devo系列,可垂直起降并转为固定翼飞行。
    • 特点:适应性强,但结构复杂。

其他特殊类型

  1. 仿生无人机
    • 机型:如蜂鸟无人机(模仿昆虫飞行),用于特殊任务(如侦察、环境监测)。
  2. 军用/科研无人机
    • 机型:如X-47B(无人机舰载机),需定制化开发,通常用于特定科研或竞赛。

选择建议

  1. 竞速类:优先选择轻便、高速的多旋翼或固定翼,需关注电机功率、螺旋桨材质和电池续航。
  2. 穿越类:需平衡机动性和稳定性,多旋翼适合狭小空间,固定翼适合高速穿越。
  3. 航拍类:选择大疆等品牌,注重稳定性和拍摄功能,需考虑电池寿命和载荷能力。
  4. 特殊任务:根据需求定制,如仿生无人机需模拟生物飞行特性。

注意事项

  • 合规性:确保无人机符合当地法规(如禁飞区、飞行高度限制)。
  • 安全性:佩戴FPV眼镜时需注意视线盲区,避免碰撞。
  • 维护:定期检查电机、螺旋桨和电池,确保飞行安全。

根据比赛规则和项目需求选择机型,同时考虑团队技术水平和预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