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无人机基本结构(如电机、电调、飞控、电池、螺旋桨)
- 理解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姿态控制、动力系统)
- 熟悉无人机法规(空域限制、飞行安全规范)
-
能力目标
- 具备基础飞行操作技能(起飞、悬停、降落、航线规划)
- 掌握故障排查与应急处理能力
- 培养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
-
素养目标
- 激发对航空航天的兴趣
- 培养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 树立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
设计
理论模块
- 无人机基础
- 无人机发展史与分类(多旋翼、固定翼、直升机)
- 空气动力学原理(升力、推力、阻力)
- 飞控系统(PID控制、GPS定位、避障算法)
- 法规与安全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1部)
- 空域申请与飞行前检查清单
- 应急预案(失控保护、电池故障处理)
实践模块
- 基础操作训练
- 遥控器操作规范(舵量校准、油门曲线设置)
- 飞行姿态控制(偏航、俯仰、滚转调节)
- 航点飞行与自主巡航
- 进阶任务
- 农田测绘(RTK定位与数据采集)
- 物流配送模拟(路径规划与避障)
- 应急救援(灾情监测与物资投放)
- 创新挑战
- 编程控制无人机(Python/Scratch脚本)
- 创意任务设计(如无人机编队表演、农作物喷洒)
项目实践
- 模块化组装
- 分组完成无人机组装(电机、电调、飞控、摄像头等)
- 故障排查与性能优化
- 跨学科融合
- 数学:航迹计算与角度测量
- 物理:能量转化与效率分析
- 地理:遥感图像处理
- 竞赛与展示
- 参加无人机竞速、摄影、测绘等比赛
- 制作课程成果视频(如飞行日志、任务报告)
教学工具与资源
-
硬件选择
- 入门机型:DJI Tello(易上手,支持编程)
- 进阶机型:Parrot Anafi(4K摄像,抗风性强)
- 开源平台:ArduPilot(适合深度学习)
- 安全保障:低空飞行模拟器(如ROS+Gazebo)
-
软件支持
- 飞行控制软件:DJI Pilot、Betaflight
- 编程工具:Scratch、MicroPython
- 数据处理:QGIS(地理信息分析)、Processing(可视化)
-
教材与案例
- 《无人机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 国际无人机教育联盟(IAED)案例库
- 高校竞赛获奖作品(如DIY无人机设计大赛)
教学实施建议
-
分阶段教学
- 阶段1:遥控器操作与基础飞行(4课时)
- 阶段2:航点飞行与数据采集(6课时)
- 阶段3:项目实践与竞赛(8课时)
-
安全规范
- 飞行前必须检查设备状态(电量、螺旋桨固定)
- 禁止在人群密集区、禁飞区飞行
- 配备灭火器与急救包
-
评估方式
- 过程性评价:操作规范性、任务完成度
- 成果性评价:项目报告、竞赛成绩
- 反思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
课程延伸
-
职业启蒙
- 邀请无人机工程师分享行业应用(农业植保、物流配送)
- 参观无人机企业或科研机构
-
STEAM融合
- 结合机器人编程(如乐高EV3+无人机)
- 开展无人机摄影与后期制作课程
-
创新挑战
- 举办“无人机设计大赛”(如最佳稳定性、最长续航)
- 开发无人机辅助教学工具(如AR飞行模拟器)
注意事项
- 学生分层:根据动手能力调整任务难度(如初级组侧重遥控,高级组侧重编程)
- 家校联动:通过家长会宣传无人机教育价值,鼓励家庭支持购买设备
- 政策合规:严格遵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
通过系统化设计,通用无人机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其成为具备跨学科能力的未来创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