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无人机定义
三类无人机通常指以下两种情况:
-
轻型无人机:
- 空机重量不超过4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7公斤;
- 飞行速度不超过100公里/小时;
- 飞行高度不超过500米(日间);
- 距离人群、建筑物、车辆等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50米。
-
特定场景的无人机:
- 某些特定用途的无人机(如科研、测绘、农业植保等),即使重量超过7公斤,但符合以下条件可归为三类:
- 飞行高度不超过120米;
- 距离人群、建筑物、车辆等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100米;
- 飞行区域在空旷地带或专用场地。
- 某些特定用途的无人机(如科研、测绘、农业植保等),即使重量超过7公斤,但符合以下条件可归为三类:
三类无人机的管理要求
-
飞行前申报:
- 需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进行飞行活动申报,获取临时飞行空域许可。
- 包括无人机型号、起飞地点、飞行高度、速度、预计飞行时间等。
-
飞行区域限制:
- 禁止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军事禁区、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飞行。
- 需远离人群、建筑物、高压线等障碍物,确保安全距离。
-
操作员资质:
- 操作员需通过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在线培训考试,取得对应类别的无人机操控员执照。
- 轻型无人机可由视距内驾驶员操作(飞行距离≤500米、高度≤120米、速度≤100公里/小时)。
-
禁飞区域限制:
- 禁止在空中管制区、边境地区、军事管理区等禁飞区域飞行。
- 夜间飞行需开启灯光,并确保光线充足。
三类无人机的优势
- 操作门槛低:适合个人用户、小型企业或农业植保等场景。
- 成本较低:设备价格和运营成本相对友好。
- 灵活性高:可在空旷地带快速部署,适应多样化需求。
三类无人机的典型应用
- 农业植保:喷洒农药、施肥。
- 测绘与地理信息:地形测绘、土地调查。
- 电力巡检:线路巡查、故障定位。
- 物流配送:末端配送(需符合相关法规)。
- 娱乐与摄影:航拍、直播。
注意事项
- 遵守法规:所有无人机飞行均需遵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2部)及相关地方性法规。
- 定期维护:检查无人机设备状态,确保飞行安全。
- 应急处理:飞行中遇突发情况需立即返航或降落。
如需具体操作指南或合规建议,建议联系当地民航局或专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