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观察与判断

  •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快速扫描周围环境,观察对方无人机的位置、飞行方向、高度和速度。
  • 评估风险:判断对方是否构成直接威胁(如突然转向、靠近、飞行高度过低等)。
  • 区分类型:确认对方是商用/军用无人机、 hobbyist无人机还是其他设备(如航模),部分设备可能携带特殊载荷。

主动沟通(优先选择)

  • 使用无线电:尝试通过无人机遥控器或对讲机联系对方,礼貌询问飞行意图(如“您是在拍摄吗?能否保持距离?”)。
  • 手势示意:若对方是操作新手,可通过手势(如挥手指示方向)沟通,避免误判。

调整飞行策略

  • 保持安全距离
    • 垂直方向:保持至少30米以上高度差。
    • 水平方向:横向距离不少于50米,若在复杂环境(如城市、机场附近)需扩大至100米以上。
  • 改变航向/高度:突然转向或爬升/俯冲,打破对方预期飞行路径。
  • 暂停拍摄:若对方持续靠近,立即停止航拍,返回安全区域。

特殊场景处理

  • 机场/军事区
    • 立即降落或返回起点,避免进入禁飞区。
    • 记录对方编号(如有),上报相关部门。
  • 人群密集区

    保持高度,避免低空飞行,防止无人机失控坠落伤人。

  • 信号干扰

    若对方无人机因信号干扰失控,立即降落并远离,避免追击导致危险。

事后处理

  • 记录证据:拍摄对方无人机照片/视频,记录时间、位置、编号(如有)。
  • 上报情况
    • 向当地民航局或无人机管制部门报告。
    • 若涉及危险行为,可联系警方。
  • 反思改进
    • 总结原因(如飞行经验不足、环境复杂),提升应对能力。
    • 更新飞行计划,避开高风险区域。

预防措施

  • 提前规划
    • 使用无人机地图软件(如DJI FlightHub)查询禁飞区。
    • 避开人群、建筑物、高压线等危险区域。
  • 设备检查
    • 确保遥控器、电池、螺旋桨状态正常。
    • 更新固件至最新版本(部分系统支持防撞功能)。
  • 遵守法规

    了解并遵守当地无人机飞行法规(如最低高度、禁飞区限制)。

示例场景应对

  • 场景1:对方无人机突然从后方接近。
    • 行动:立即右转90度,上升至15米以上,保持高度差。
  • 场景2:对方无人机失控低空飞行。
    • 行动:暂停拍摄,降落并远离,若对方无回应则报警。

通过以上步骤,既能保障自身安全,也能减少对他人飞行的干扰,安全飞行是无人机航拍的核心,需始终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