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无人机探测设备
-
雷达系统
- 特点:通过电磁波探测无人机,探测距离远(可达数公里),但易受天气干扰(如雨雪、雾气)。
- 适用场景:机场、军事基地、大型活动现场等需要长距离监控的区域。
- 示例:洛歇马丁公司的UAS雷达、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Aireon系统。
-
无线电频谱监测仪
- 特点:通过分析无人机通信频段(如433MHz、915MHz、2.4GHz、5.8GHz)定位信号源。
- 适用场景:城市、公园等需要低空监控的区域。
- 工具:SigInt设备(如HackRF、RTL-SDR)、商业无人机信号分析仪。
-
光学/红外热成像设备
- 特点:通过视觉或热成像捕捉无人机轮廓,适合夜间或低能见度环境。
- 适用场景:安防监控、边境巡逻。
- 工具:FLIR热成像仪、高清夜视望远镜。
民用/商业解决方案
-
无人机反制设备(DRM)
- 特点:通过干扰、捕获或击落无人机,但可能存在合法性争议。
- 适用场景:政府、军方或大型活动安保。
- 示例: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拦截者”系统、中国成飞集团的“天网”系统。
-
商业无人机检测软件
- 特点:通过AI算法分析图像或雷达数据,识别无人机。
- 工具:DetectNet(开源AI模型)、商用的“SkyDemon”反无人机软件。
个人/业余级方案
-
DIY无线电探测器
- 步骤:
- 使用RTL-SDR(软件定义无线电)接收无人机信号。
- 通过频谱分析软件(如GQRX)定位信号源。
- 结合地图工具(如Google Maps)标记位置。
- 注意:需遵守当地无线电法规,避免非法监听。
- 步骤:
-
望远镜+热成像仪组合
- 适用场景:夜间或低空无人机监测。
- 工具:如Bushnell Tactical Series热成像望远镜。
智能安防系统
- AI摄像头
- 特点:通过机器学习识别无人机轮廓,自动报警。
- 示例:大华、海康威视等品牌的智能监控摄像头。
选择建议
- 专业场景:优先选择雷达或DRM设备(需合法资质)。
- 民用场景:使用无线电监测仪或AI摄像头。
- DIY需求:通过RTL-SDR+GQRX组合低成本实现。
- 隐私合规:确保设备使用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如欧盟GDPR、美国FCC规定)。
注意事项
- 合法性:部分反制设备(如激光干扰器)可能被视为武器,需获得许可。
- 误报风险:雷达可能误判鸟类或天气现象,需人工复核。
- 隐私保护:避免在居民区或敏感区域滥用监测设备。
根据具体需求(如探测距离、成本、环境)选择合适方案,并确保合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