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系统+AI算法
- 原理: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让一台无人机(主控无人机)识别并锁定另一台无人机(目标无人机),并保持相对位置稳定。
- 适用场景:空中表演、测绘、物流配送等需要多机协同的任务。
- 代表产品:
- 大疆Mavic 3 Enterprise Dual:部分型号支持通过视觉系统跟踪目标(需配合特定配件或软件)。
- 极飞P40+V50:农业无人机可通过内置AI算法识别目标,但需提前设定跟踪规则。
- 第三方开发平台:如Pixhawk开源飞控+TensorFlow模型,可定制跟踪算法。
自主跟拍无人机
- 原理:主控无人机通过GPS定位、视觉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或红外传感器锁定目标,并调整飞行姿态保持跟踪。
- 适用场景:电影拍摄、广告拍摄、新闻直播等需要动态跟拍的场景。
- 代表产品:
- DJI Air 3S:支持通过摄像头跟踪移动目标(需在DJI Fly App中设置)。
- DJI Mavic 3 Pro:专业级跟拍模式,可识别并跟随人脸、车辆等目标。
- Autel Robotics EVO II Dual:支持多目标跟踪,但需通过专业软件设置。
专用跟踪无人机
- 原理:部分无人机厂商推出专为跟踪设计的型号,集成跟踪模块和算法。
- 代表产品:
- DJI Phantom 4 RTK:支持通过视觉系统跟踪地面或空中目标(需手动激活)。
- Yuneec Typhoon H3:部分型号支持通过避障传感器跟踪目标。
- Skydio 2+:完全自主跟踪无人机,可通过摄像头和算法自动识别并跟随目标。
地面站+无人机协同
- 原理:通过地面站(如电脑或手机)远程控制多台无人机,主控无人机根据地面站指令跟踪目标。
- 适用场景:长距离物流、监测、救援等需要远程指挥的任务。
- 代表产品:
- DJI Enterprise系列:支持通过DJI Pilot或DJI Go 4 App远程控制多机协同。
- Autel EVO Nano+:支持地面站编程,可实现多机跟拍。
注意事项
- 法律限制:多数国家对无人机飞行有高度限制(如禁飞区、空域许可),跟踪飞行可能违法。
- 技术门槛:自主跟踪需高精度传感器和算法,普通消费者无人机可能仅支持有限跟踪功能。
- 安全性:跟踪飞行可能增加碰撞风险,需确保目标无人机在可控范围内。
推荐方案
- 消费级:DJI Mavic 3 Pro(跟拍模式)或Skydio 2+(完全自主跟踪)。
- 专业级:DJI Enterprise系列或Autel Robotics EVO II Dual(多目标跟踪)。
- 定制开发:使用Pixhawk飞控+TensorFlow模型实现跟踪算法。
如需具体产品推荐,请提供使用场景(如拍摄、测绘、物流等)和预算范围,以便进一步筛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