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触发失控保护(Fail-Safe)
-
检查遥控器设置
- 确认遥控器已开启失控保护模式(如DJI的Return-to-Home功能)。
- 若启用,失控后无人机应自动返航至预设地点(需提前在App中设置返航点)。
- 若未设置,需手动触发失控保护(部分机型需长按特定按钮)。
-
手动控制(若失控保护未触发)
- 立即切换遥控器至舵面控制模式(如P模式),尝试通过遥控器操作无人机爬升或悬停。
- 切换至GPS模式(若支持),利用GPS信号稳定飞行状态。
尝试恢复手动控制
-
检查遥控器信号
- 确认遥控器与无人机之间的信号连接正常(指示灯状态)。
- 尝试更换遥控器天线或飞行器天线位置。
- 避免在电磁干扰强的地方(如高压线附近)飞行。
-
检查飞行器状态
- 观察飞行器是否卡在障碍物中(如树枝、建筑物)。
- 检查电机是否停转或异常发热(可能因电压不稳或故障导致)。
紧急降落与回收
-
若能短暂恢复控制
- 立即执行降落操作(优先选择开阔区域),避免因失控引发坠机或碰撞。
- 降落后关闭无人机电源,检查电机、螺旋桨、电池等部件是否损坏。
-
若完全失控
- 关闭无人机电源:长按电源键3-5秒强制断电,避免长时间空转损坏电机。
- 尝试手动拉升:部分机型可通过遥控器手动拉升螺旋桨旋转,但需确保安全。
- 寻求专业帮助:若无人机卡在复杂环境(如树木、屋顶),切勿强行取下,联系专业救援。
预防措施(日常操作)
-
设置失控保护
- 在App中开启返航功能,并设置合理返航高度和速度。
- 定期检查失控保护参数(如返航高度、电量阈值)。
-
规避风险区域
- 远离人群、动物、建筑物、高压线等障碍物。
- 在开阔场地飞行,避免山区、海边等信号易受干扰的环境。
-
定期维护
- 检查螺旋桨、电机、电池等部件是否松动或损坏。
- 更新无人机固件至最新版本,修复已知漏洞。
后续处理
-
分析失控原因
- 若失控频繁发生,检查遥控器电池电量、天线状态、GPS信号质量。
- 确认是否因软件冲突或硬件故障导致(如电机卡死)。
-
保留证据
拍摄失控过程视频,记录飞行数据(如日志文件),便于后续分析。
-
报备与赔偿
- 若失控导致他人财产损失,需及时联系相关方并协商赔偿。
- 向监管部门(如民航局)报备飞行事故。
注意事项
- 避免二次危险:失控后切勿慌乱操作遥控器,防止无人机坠落伤人。
- 优先保障安全:若失控导致坠机,以人身安全为首要目标,切勿冒险追逐。
- 学习应急流程:定期参加无人机操作培训,熟悉失控应对流程。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降低无人机失控风险,并在意外发生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