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换新需求
-
作业场景分析
- 规模:农田面积、地形复杂度(平原/山地/梯田)
- 作物类型:小麦、水稻、果树、经济作物(如茶叶、葡萄)
- 作业要求:是否需要精准施药(变量喷洒)、夜间作业、抗风能力等
-
性能升级需求
- 效率:作业速度(亩/小时)、续航时间(单次作业时间)
- 精准度:喷洒均匀度、流量控制精度
- 智能化:自动驾驶、路径规划、避障系统、AI识别病虫害
- 适应性:能否应对高温、高湿、沙尘等极端环境
-
预算与成本
- 明确更换预算(含设备、备件、培训费用)
- 评估旧机残值(部分机型可折价置换)
无人机选型策略
-
按作业需求分类
- 小型植保无人机(5-20L载药量):适合家庭农场、小型果园,成本低,操作简单。
- 中型植保无人机(20-50L载药量):适合规模化种植,作业效率高,续航强。
- 大型植保无人机(50L以上):适合大田作业,适合合作社或企业,可实现变量喷洒。
-
关键性能指标
- 载药量:根据作物密度和喷洒量需求选择。
- 作业速度:一般10-30亩/小时(受药量、地形影响)。
- 续航时间:单次作业续航需≥15分钟(考虑备用电池)。
- 喷洒精度:流量控制误差≤±5%,避免药液浪费。
- 智能化功能:优先选择支持APP控制、AI识别、路径规划的机型。
-
品牌与性价比
- 国产主流品牌:大疆(DJI)、极飞(XAG)、丰疆智能(Jianzon)。
- 进口品牌:博世(Bosch)、极东(Exedy)等,适合特殊场景需求。
- 性价比评估:综合设备成本、维护费用、配件供应周期。
换新流程与注意事项
-
旧机处理
- 评估残值:联系厂家或二手市场,部分机型可折价置换。
- 数据备份:导出作业记录、飞行日志,避免丢失历史数据。
-
新机采购与交付
- 选择渠道:官方授权经销商、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
- 验收标准:检查设备外观、功能完整性,测试飞行稳定性。
- 培训服务:要求厂家提供操作培训(含应急处理、维护保养)。
-
旧机回收(可选)
- 环保处理:旧电池需单独回收,避免污染。
- 零部件再利用:如电机、传感器等可评估二手市场价值。
后续维护与升级建议
-
日常维护
- 飞行前检查:电池电量、螺旋桨状态、药箱密封性。
- 定期保养:每50小时更换电机碳刷、清洗喷头,每100小时校准流量传感器。
-
技术升级
- 固件更新:关注厂家发布的软件升级,优化飞行性能。
- 配件更换:根据作业需求升级喷头(如雾化喷头、弥雾喷头)。
-
扩展功能
- 变量喷洒:接入土壤墒情传感器,实现精准施药。
- 多机协同:组建无人机编队,提升大田作业效率。
案例参考
-
场景1:家庭农场(50亩小麦)
- 选型:大疆T40(载药量40L,续航30分钟)。
- 升级点:增加AI识别功能,自动规划路径。
-
场景2:大型合作社(500亩水稻)
- 选型:极飞P40 2024款(载药量50L,续航45分钟)。
- 升级点:支持5G通信,实现远程监控与数据同步。
换新无人机需结合作业需求、预算和技术趋势综合决策,建议优先选择支持智能化、续航强、易维护的机型,并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培训与售后服务,确保长期高效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