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停机并保持冷静
- 原地悬停:立即将无人机悬停在空中,避免进一步移动引发警觉。
- 关闭设备:关闭无人机电源或切断电池,避免误操作(如远程启动)。
- 保持镇定:警察可能因误解而采取行动,情绪激动可能激化矛盾。
评估现场情况
- 确认警察意图:观察警察是否佩戴警徽、持警棍或执法记录仪,判断其是否为正式执法人员。
- 判断飞行合法性:回忆起飞前是否遵守当地法规(如高度限制、禁飞区、许可证要求等)。
配合执法人员
- 主动出示证件:若携带无人机执照或操作资质证明,可主动出示以证明合法性。
- 回答问题:如实说明无人机型号、用途、飞行区域及是否经过授权。
- 避免辩解:不要试图隐藏或销毁设备,这可能被视为妨碍公务。
遵守法律与指示
- 接受检查:若警察要求检查设备或飞行记录,应配合。
- 听从指令:若被要求降落或回收,立即执行,避免对抗。
- 记录现场:用手机或其他设备记录警察执法过程(需在合法范围内)。
后续处理
- 保留证据:保存飞行日志、照片、视频等,作为后续申诉或解释的依据。
- 联系运营商:若设备被扣留,联系无人机公司或保险提供商了解处理流程。
- 咨询律师:若认为执法行为不当,可寻求法律援助。
预防措施
- 了解法规:提前熟悉当地无人机飞行法规(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 使用地理围栏:通过APP或固件设置禁飞区,避免误入敏感区域。
- 保持联系:起飞前告知亲友飞行计划,确保有人知晓位置。
注意事项
- 避免夜间飞行:若需夜间作业,确保获得特别许可。
- 远离人群:飞行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干扰他人。
- 紧急情况:若设备失控或出现故障,优先确保人员安全,再考虑回收。
通过冷静应对和合法合规操作,可最大限度降低冲突风险,若遇执法争议,保留证据并依法维权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