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性

  • 多数国家/地区禁止: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无人机通常被禁止载人或载物飞行,尤其是超视距(BVLOS)操作。
  • 特殊许可:若需执行此类任务,必须申请特殊飞行许可,并严格遵守空域管理规定(如避开禁飞区、限制高度等)。

技术可行性

  • 重量与平衡:无人机载物会显著增加载荷,需确保总重量不超过最大起飞重量(MTOW),并调整重心位置。
  • 结构强度:机身需能承受额外重量,避免因结构薄弱导致解体。
  • 动力与续航:额外载荷会消耗更多电量,缩短飞行时间,需重新规划航线或更换更大容量电池。

操作风险

  • 失控风险:载荷增加可能导致飞行稳定性下降,增加碰撞或坠机概率。
  • 信号干扰:载物可能干扰无人机与遥控器的通信,导致失控。
  • 法规限制:多数国家禁止在载人或载物飞行时使用飞行影像实时传输功能(如FPV),可能违反《无线电管理条例》。

实际应用场景

  • 科研/测绘:少数情况下,科研机构可能通过特殊许可在特定场景下使用,但需经过严格安全评估。
  • 广告/表演:商业活动需提前报备,并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替代方案

  • 双机协同:使用两架无人机组成编队,通过地面站或AI算法协同完成任务(如物流、巡检)。
  • 机械臂辅助:开发专用机械臂装置,让无人机在地面抓取其他设备。
  • 地面站遥控:通过地面站直接控制多架无人机,避免直接载物飞行。

在无人机上放置另一架无人机是非标准操作,仅在特殊科研、监管许可或特定测试场景下可能被允许,普通用户应严格遵守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法律或安全隐患,若需类似功能,建议探索其他技术方案(如编队飞行或机械臂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