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需求确认
-
作物类型
-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需选择抗风能力强、精准喷洒的机型。
- 经济作物(果树、蔬菜):优先考虑多光谱相机、变量喷洒功能(如UniCrop、DJI Agras)。
- 大型农田:建议选择载重≥10kg的机型(如DJI Agras T30)。
-
作业场景
- 平原/梯田:选择易操控的机型(如大疆T40)。
- 山地/丘陵:需配备RTK高精度定位或地形跟随功能(如极飞P40)。
- 温室/大棚:选择微型无人机(如极飞P100),避免碰撞。
-
作业效率
- 普通农田:每小时20-50亩,载药量3-10L。
- 大型农场:需考虑续航(≥30分钟)和充电效率。
主流机型对比
| 型号 | 载重(kg) | 续航(分钟) | 喷洒面积(亩/次) | 特点 |
|---|---|---|---|---|
| DJI Agras T10 | 10 | 15 | 20-30 | 载药量大,适合大规模作业 |
| DJI Agras T30 | 15 | 25 | 30-40 | 双桨叶设计,抗风能力强 |
| 极飞P40 | 8 | 20 | 25-35 | 搭载多光谱相机,支持变量喷洒 |
| 极飞P100 | 2 | 10 | 5-8 | 微型无人机,适合温室作业 |
选购关键因素
-
药液系统
- 雾化精度:建议选择U型喷头(雾化直径≤100μm),避免漂移。
- 防滴漏设计:避免在顺风或强风时作业,减少药液浪费。
-
导航与避障
- RTK模块:确保定位精度≤2cm,适用于高精度喷洒。
- 视觉避障:需支持前向、侧向避障(如DJI Agras T30)。
-
数据接口
支持农业物联网协议(如LoRa、NB-IoT),便于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成本与维护
-
初始投资
- 入门级(载重<5kg):约5-10万元(含植保机+喷洒系统)。
- 高端型(载重≥10kg):约15-30万元(含RTK模块+多光谱相机)。
-
运营成本
- 电池:锂电池单次充电续航约20-30分钟,需配备2-3块备用电池。
- 耗材:药液桶(3-10L)、喷头(U型/锥形)约500-2000元/套。
- 维修:定期检查电机、螺旋桨,建议每年保养1-2次。
法规与安全
-
飞行许可
- 中国:需在农业部门备案,飞行高度≤50米(非禁飞区)。
- 美国:FAA要求注册无人机(≤55磅),飞行需避开机场。
-
操作规范
- 避免在人员密集区、高压线附近作业。
- 雨天、大风(≥5级)禁止飞行。
推荐方案
- 中小型农场:DJI Agras T10 + 5L药液桶 + RTK模块(约12万元)。
优势:操作简单,适合小规模作业。
- 大型农场/果园:极飞P40 + 10L药液桶 + 多光谱相机(约25万元)。
优势:支持变量喷洒,提高效率。
- 温室作业:极飞P100 + 2L药液桶(约8万元)。
优势:微型设计,避免碰撞。
售后与培训
- 优先选择提供2年质保、免费维修的供应商。
- 参加厂商培训(如大疆植保学院),掌握作物识别、变量喷洒等技能。
- 预算有限:选大疆T10或极飞P40,性价比高。
- 追求效率:选极飞P100或DJI Agras T30,支持多光谱监测。
- 合规优先:确保飞行许可,避免法律风险。
建议实地考察设备,结合当地气候和作物特性,选择最适合的机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