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型无人机(Attack UAV)

  • 核心功能:携带空对地或空对空导弹,直接参与军事打击。
  • 典型机型
    • MQ-9“死神”(美国):可挂载AGM-114“海尔法”导弹,用于打击地面目标。
    • “攻击-11”(中国):隐身攻击无人机,可挂载空对地导弹,执行精确打击任务。
    • “彩虹-4”(中国):多用途攻击无人机,可挂载多型导弹,适用于反恐和边境巡逻。
    • “全球鹰”(美国):远程侦察无人机,部分型号可挂载巡航导弹(如AGM-158C)。

侦察攻击型无人机(Reconnaissance Attack UAV)

  • 核心功能:先通过侦察任务定位目标,再挂载导弹执行打击。
  • 典型机型
    • “捕食者”(美国):早期侦察攻击无人机,可挂载导弹,后升级为“MQ-9”。
    • “彩虹-5”(中国):长航时侦察攻击无人机,具备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可挂载多型导弹。
    • “BZK-005”(中国):高空长航时侦察无人机,常用于边境监控和目标指示。

专用型无人机

  • 反舰导弹发射无人机:如“红隼”(中国),可挂载反舰导弹,执行对海打击任务。
  • 巡航导弹发射无人机:如“彩虹-T”(中国),可挂载对地巡航导弹,实现精确打击。

技术特点

  • 挂载能力:无人机需具备足够的载荷空间和动力支持导弹发射。
  • 隐身设计:部分攻击型无人机采用隐身材料,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的概率。
  • 智能化:通过AI算法实现目标自动识别和打击决策。

应用场景

  • 军事行动:反恐、边境巡逻、特种作战。
  • 民用领域:灾后救援(如挂载救援设备)、边境巡逻(如挂载摄像头)。

注意事项

  • 合法性:挂载导弹的无人机通常受国际法限制,需遵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等规定。
  • 安全风险:导弹发射需严格管控,防止误击或被敌方利用。

挂载导弹的无人机多为攻击型或侦察攻击型,核心是“侦察+打击”能力,机型涵盖“死神”“彩虹-4”“捕食者”等,技术不断升级以适应现代战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