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无人机

  • 基本信息
    • 研制背景:轰-6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程战略轰炸机,其雏形是苏联的图-16轰炸机,1956年9月8日,轰-6首飞成功,1969年开始装备部队。
    • 型号演变:经过多次改进,轰-6衍生出了轰-6K、轰-6N等多种型号,轰-6K是在轰-6基础上进行大幅改进的型号,具备较强的对地攻击和对海打击能力;轰-6N则是新一代空中加油型轰-6,可携带远程空射弹道导弹,具备更强的战略威慑能力。
  • 技术特点
    • 气动布局:采用常规气动布局,机翼为中单翼,机身呈细长流线型,这样的设计在保证一定机动性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飞行阻力。
    • 动力系统:最初配备的是涡喷-8发动机,后逐步升级为涡扇-18等先进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飞行速度、航程和燃油经济性。
    • 武器装备:可携带多种武器,包括空地导弹、空舰导弹、巡航导弹等,轰-6K可携带6枚长剑-10巡航导弹,轰-6N可携带空射弹道导弹,具备较强的远程打击能力。
  • 作战任务
    • 战略威慑:作为中国空军的战略打击力量之一,轰-6系列飞机可携带核武器执行战略威慑任务,对潜在对手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 常规打击:具备执行远程常规打击任务的能力,可对敌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如军事基地、指挥中心、港口等。
    • 空中加油:轰-6N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可延长作战半径,增强战略打击的灵活性和持续性。

歼-20无人机

  • 基本信息
    • 研制背景: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于2011年1月11日实现首飞,其研制旨在满足中国空军对新一代战斗机的需求,提升中国空军的空中作战能力。
    • 型号发展:目前歼-20已经发展出了多个改进型号,如歼-20S双座型等,歼-20S不仅具备歼-20的单座型的基本作战能力,还增加了双座型特有的作战功能,如战斗机教练功能、特殊作战任务协同功能等。
  • 技术特点
    • 隐身设计:采用先进的隐身技术,包括隐身外形设计、隐身材料应用等,大大降低了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使其在敌方雷达探测下具有更好的隐蔽性。
    • 超音速巡航能力: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可在不开启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长时间保持超音速飞行,提高了飞机的作战机动性和生存能力。
    • 先进的航电系统:配备了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头盔瞄准具等,实现了对目标的全方位探测、跟踪和攻击。
    • 先进的武器系统:可携带多种先进武器,包括中距空空导弹、近距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空舰导弹等,具备强大的空战和对地、对海打击能力。
  • 作战任务
    • 空战:作为中国空军新一代的主力战斗机,歼-20主要用于执行空战任务,凭借其优异的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和先进的航电系统,在空战中占据优势,夺取制空权。
    • 对地、对海打击:可携带精确制导武器,对敌方地面目标、海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支持地面部队作战和海上作战行动。
    • 战略威慑:歼-20的隐身性能和先进作战能力使其成为中国空军战略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潜在对手形成强大的战略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