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依据

  1. 飞行空域

    • 民用无人机:在非管制空域(如低空空域)飞行,需遵守空域使用规定。
    • 管制空域:涉及空域管理、安全等敏感区域,需通过申请获得飞行许可。
  2. 飞行性能

    • 最大起飞重量:区分微型(≤4kg)、轻型(4kg<最大起飞重量≤116kg)、小型(116kg<最大起飞重量≤5700kg)、中型(5700kg<最大起飞重量≤15000kg)、大型(>15000kg)。
  3. 用途

    • 消费级无人机:以娱乐、摄影、娱乐为主。
    • 工业级无人机:用于农业植保、测绘、物流、应急救援等商业用途。
  4. 风险等级

    • 结合空域、性能、用途综合评估,划分为低风险(如轻型消费级无人机)和高风险(如大型工业级无人机)。

具体分类及要求

分类 最大起飞重量 空域要求 许可要求 典型用途
微型无人机 ≤4kg 非管制空域 实名登记,无需飞行许可 娱乐、摄影、测试
轻型无人机 4kg<最大起飞重量≤116kg 非管制空域 实名登记,需向相关部门备案 农业植保、测绘、物流(短途)
小型无人机 116kg<最大起飞重量≤5700kg 非管制空域或申请管制空域许可 实名登记,需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备案 应急救援、物流(中短途)、电力巡检
中型无人机 5700kg<最大起飞重量≤15000kg 申请管制空域许可 实名登记,需向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提交飞行计划 物流(长途)、工业巡检、测绘
大型无人机 >15000kg 申请管制空域许可,需安全评估 实名登记,需向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提交飞行计划 物流(超长途)、应急救援、大型工程监测

核心管理要求

  1. 实名登记

    所有无人机需在民航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实名登记,登记信息包括所有人、机型、用途等。

  2. 飞行许可

    • 管制空域:需提前申请飞行计划,经批准后方可飞行。
    • 低风险无人机(如微型、轻型):在非管制空域飞行时,无需申请许可,但需遵守空域管理规定(如避让军机、民航等)。
  3. 特殊场景限制

    • 禁飞区:机场、军事管理区、核电站等区域禁止飞行。
    • 隐私保护:禁止在他人住宅、窗户等隐私区域飞行。
    • 数据安全:工业级无人机需符合数据保护要求,避免传输敏感信息。
  4. 驾驶员资质

    • 消费级无人机:无需特殊资质,但需遵守飞行规则。
    • 工业级无人机:操作人员需通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合格证》)。

合规建议

  1. 区分用途:明确无人机用途(消费级或工业级),按要求申请许可。
  2. 实名登记:确保无人机在UOM平台完成登记。
  3. 遵守空域:避免进入管制空域,低风险无人机需避开敏感区域。
  4. 安全操作:定期检查设备,避免碰撞、坠机等事故。

通过分类管理,条例旨在平衡无人机创新发展与公共安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