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与用途
- 军事/执法用途:
部分无人机被改装为投掷弹药,如高爆弹、催泪弹、声波干扰器或非致命性弹药(如橡胶子弹、染料弹),用于侦察、压制敌方火力或驱散人群。 - 民用场景:
少数厂商推出商用设备,用于农业(投撒种子)、消防(投掷灭火弹)或特殊工业作业(如高空探测)。
技术原理
- 弹药类型:
- 钢珠:作为高速投射物,适用于反恐、驱散等场景,但需符合安全标准(如边缘钝化、弹丸直径限制)。
- 其他弹药:如燃烧弹、声波弹、激光指示器等,功能更复杂。
- 发射方式:
通过无人机机身内置弹仓或外挂装置,利用抛射或气压驱动弹丸,部分设备支持遥控或预设航线投掷。
法律与安全风险
- 法律限制:
- 多数国家禁止私人拥有或使用投掷式无人机,尤其是含爆炸物或致命弹药的设备。
- 军事/执法用途需严格审批,且通常由专业机构操作。
- 安全风险:
- 钢珠可能误伤平民或自身设备。
- 弹药设计需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如ISO 11400系列),否则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
市场现状
- 厂商与产品:
- 军事领域:如以色列的“SkyStriker”无人机,可投掷手榴弹或烟雾弹。
- 民用领域:少数厂商推出非致命性弹药投送设备,但市场接受度较低。
- 技术挑战:
- 弹药重量与无人机载重矛盾。
- 投掷精度与稳定性需平衡。
替代方案
- 非致命性无人机:
如配备催泪弹、水炮或声波驱散器的设备,兼顾安全与效率。 - 地面机器人:
在复杂环境中,机器人可能比无人机更稳定且可控。
可发射钢珠的无人机存在,但严格受法律限制,且仅用于特定专业场景,普通用户应避免接触此类设备,因其可能涉及非法或危险操作,若需类似功能,建议选择合规的非致命性替代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