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前准备
-
检查设备状态
- 外观检查:确认机身无损坏、螺丝未松动、螺旋桨无裂纹或变形。
- 电池检查:确保电池电量充足(建议起飞前充电至100%),避免电量不足导致失控。
- GPS信号:检查卫星信号强度(需至少6颗卫星),确保无人机能稳定悬停。
- 遥控器检查:确认遥控器电量、摇杆校准、信号强度(避免干扰源)。
-
环境评估
- 空域选择:避开人群、建筑物、高压线、机场等禁飞区,选择开阔无障碍的场地(如空旷草地)。
- 天气条件:风速≤5级(约8m/s),避免雨雪、浓雾或极端天气。
- 地面平整度:确保起飞地面平坦,无碎石、积水或松软土壤。
-
参数设置
- 飞行模式:切换至“GPS模式”或“视觉定位模式”(需摄像头支持)。
- 高度限制:设置返航高度(建议高于周边最高障碍物50米以上)。
- 限飞区:通过APP或地面站设置禁飞区、起飞限高、半径等参数。
起飞操作步骤
-
遥控器校准
启动无人机和遥控器后,按提示完成校准(如磁罗盘校准、摇杆校准)。
-
起飞前确认
- 确认无人机和遥控器信号正常,电池电量充足。
- 观察四周环境,确保无人进入飞行路径。
-
启动电机
- 缓慢推动油门(或遥控器摇杆),观察螺旋桨旋转方向是否正确(顺时针或逆时针)。
- 待螺旋桨转速稳定后,再缓慢提升油门至起飞高度(约1-2米)。
-
悬停测试
- 无人机起飞后悬停5-10秒,检查姿态是否稳定(无漂移、抖动)。
- 若出现异常,立即降落并排查问题。
起飞后注意事项
-
监控飞行状态
- 实时观察无人机位置、电量、信号强度。
- 避免长时间悬停或高速飞行,防止电量耗尽或失控。
-
应急操作
- 若遥控器信号丢失或无人机失控,立即按下返航键或紧急降落。
- 备有备用电池,防止意外断电。
-
合规飞行
- 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如空域申请、飞行高度限制)。
- 大型无人机需向民航部门报备,并取得飞行许可。
特殊场景处理
- 夜间飞行:需开启灯光(如LED灯),并确保视觉定位功能正常。
- 高海拔地区:需提前测试电池性能,避免因氧气稀薄导致动力下降。
- 复杂环境:在山区、森林等区域飞行时,需开启避障功能并保持高度。
安全提示
- 避免飞行风险:不飞越人群、动物或敏感区域。
- 定期维护:螺旋桨每50小时更换一次,电池每月充满放电一次。
- 备份计划:随身携带充电器、备用螺旋桨、对讲机等应急设备。
大型无人机起飞需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设备、环境、参数均符合要求,若缺乏经验,建议先在模拟器练习或由专业人员陪同操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