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人机本身的损害

  • 机械结构损坏:无人机在返航时,螺旋桨可能仍在高速旋转,即使处于返航状态,若操作不当,手部靠近可能会被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划伤,导致螺旋桨变形、断裂,进而影响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 电子元件受损:无人机内部有精密的电子元件和电路板,手接时可能会产生静电,或者手部的挤压、摩擦等外力作用,导致电子元件短路、损坏,使无人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引发起火等危险情况。
  • 机身结构变形:无人机的机身结构较为脆弱,手接时可能因用力不当或无人机姿态不稳定,导致机身变形、外壳破裂,影响无人机的气动性能和防水、防尘等性能。

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 划伤、割伤:如前文所述,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会对手部造成严重的划伤、割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手指骨折、神经损伤等。
  • 坠落伤害:在接住无人机的过程中,如果操作失误,无人机可能会坠落,砸伤接住者,造成身体伤害,即使无人机本身没有坠落,由于手接时无人机姿态不稳定,也可能使无人机从手中滑落,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 触电风险:如果无人机配备了锂电池,在接住过程中可能会因接触不良、短路等原因引发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法律责任问题

  • 违反飞行规定:在公共场所或未经允许的区域进行无人机飞行和接住操作,可能违反当地的航空管理规定,面临罚款、没收设备等处罚。
  • 造成他人损害:如果因手接无人机导致他人受伤或财产损失,无人机操作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正确的做法

  • 保持安全距离:在无人机返航过程中,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靠近无人机,如果无人机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等待无人机安全降落后再进行处理。
  • 使用辅助设备:可以使用专门的无人机降落垫、防滑手套等辅助设备,帮助无人机安全降落,减少对无人机和人身的损害风险。
  • 联系专业人员:如果无人机出现故障或无法正常降落,应及时联系专业的无人机维修人员或售后服务团队,寻求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