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适用范围
-
民用无人机分类
- 微型(<250克):无需证照,但需遵守空域限制。
- 轻型(250克-1500克):需完成培训并申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电子执照》。
- 中型/大型(>1500克):需持有机载飞行控制设备,并满足特殊操作要求。
-
适用对象
- 商业用途(如航拍、测绘、物流等)需持证;
- 个人娱乐飞行通常无需证照,但需遵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空域规定。
申请流程
培训与考核
-
选择培训机构
- 需通过民航局授权的培训机构(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指定机构)。
- 确认机构是否具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培训资质》。
-
- 理论课程:无人机原理、空域法规、气象知识、安全操作等。
- 实操训练:起飞、悬停、航线规划、应急处理等。
-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机考)和实操考核(模拟飞行或真实飞行)。
提交申请材料
- 个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等。
- 培训证明:机构出具的结业证书。
- 体检报告:民航局指定医院出具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体检合格证》(部分机型需)。
- 无犯罪记录证明(部分地区要求)。
审核与领证
- 提交材料后,民航局或授权机构审核。
- 审核通过后,通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申请电子执照,或到指定地点领取纸质证书。
考试与认证
-
理论考试 涵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合格审定规则》等法规。
满分100分,80分及格。
-
实操考核
- 模拟飞行:完成起飞、降落、航线规划等任务。
- 真实飞行:在指定空域进行操作,考核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持证后要求
-
飞行前准备
- 检查无人机设备(电池、螺旋桨、避障系统等)。
- 规划飞行路线,避开禁飞区和人群密集区。
- 保持无人机与遥控器的视觉可见(或使用电子围栏)。
-
飞行中规范
- 遵守空域申报流程(如大型无人机需提前申请空域)。
- 实时监控无人机状态,避免碰撞或失控。
-
飞行后记录
- 保存飞行日志,记录时间、地点、任务等信息。
- 定期维护无人机,确保设备性能。
注意事项
-
空域管理
- 大型无人机需向民航局或空管部门申请空域许可。
- 民用无人机禁飞区(如机场、军事基地)不得进入。
-
责任划分
- 违规飞行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设备甚至刑事责任。
- 商业用途需购买无人机责任险。
-
地区差异
部分地区(如香港、澳门)可能有额外要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民航部门。
替代方案(个人娱乐飞行)
- 若仅用于个人娱乐,可遵守以下规则:
- 微型/轻型无人机无需证照,但需确保飞行安全。
- 避免在禁飞区、人员密集区飞行。
- 保持无人机在视线范围内。
获得无人机驾照的核心是完成培训、通过考核、遵守法规,建议优先选择官方授权机构,并持续关注民航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如《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如需商业运营,务必持证上岗,确保合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