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类型分类(基础分类)
-
视距内驾驶员(VLOS)
- 定义:在飞行员直接目视接触下操作无人机,飞行高度≤500米,水平距离≤1000米。
- 适用场景:工业检测、测绘、巡检、植保(小型无人机)、农业喷洒等。
- 证件: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VLOS类别)。
-
超视距驾驶员(BVLOS)
- 定义:通过地面站或遥控设备操作无人机,飞行高度>500米或水平距离>1000米,需配备安全保障措施(如避障系统、跟踪监控)。
- 适用场景:物流配送、测绘、农林植保(大型无人机)、应急救援等。
- 证件: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BVLOS类别)。
-
教员等级(Instructor)
- 定义:具备培训他人考取无人机驾驶证的能力,需通过额外考试。
- 适用场景:无人机培训机构、企业内训等。
- 证件:无人机教员合格证。
按重量分类(特殊分类)
-
微型无人机(<7kg)
- 定义:重量≤7kg的无人机,无需特殊许可即可飞行(需遵守空域限制)。
- 证件:无需特殊执照,但需遵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
-
轻型无人机(7kg<M≤25kg)
- 定义:重量7kg至25kg的无人机,需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
- 证件: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视距内或超视距类别)。
-
小型无人机(25kg<M≤150kg)
- 定义:重量25kg至150kg的无人机,需更严格的飞行审批和安全措施。
- 证件: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超视距类别),并需向民航局申请特殊许可。
-
大型无人机(M>150kg)
- 定义:重量超过150kg的无人机,需申请特殊飞行计划并获得民航局批准。
- 证件:需申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并配备专业飞行员和安全团队。
按飞行目的分类
-
消费级无人机
- 定义:以娱乐、摄影为主,重量通常≤7kg。
- 证件:微型或轻型无人机合格证(视距内飞行)。
-
工业级无人机
- 定义:用于测绘、巡检、植保、物流等工业场景,重量通常>7kg。
- 证件:轻型或小型无人机合格证(视距内或超视距飞行)。
国际对比(FAA/EASA)
-
FAA(美国):
- Remote Pilot Certification:分为S模式(视距内)、P模式(超视距)和A模式(特定类别)。
- 重量影响:微型无人机(<0.55lb)无需执照,轻型无人机(0.55lb~55lb)需考试。
-
EASA(欧盟):
- UAS Operator Certificate:根据无人机类型、重量和风险等级分类。
- 特殊类别:如农用无人机需额外认证。
注意事项
- 空域限制:
超视距飞行需申请空域许可,微型无人机可免申请。
- 设备要求:
超视距飞行需配备避障系统、数据链路等安全设备。
- 法规更新:
中国民航局可能调整分类标准,需关注最新政策(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
- 核心依据:重量、飞行目的、空域需求。
- 轻型/微型无人机:以娱乐或简单工业为主,考试门槛低。
- 大型无人机:需严格审批,专业团队操作。
- 超视距飞行:需额外培训和设备,安全要求更高。
建议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类别,并咨询民航局或专业机构获取最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