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放置无人机是否违法?

  1. 未违反空域管理规定
    若操作未超出当地空域管理部门划定的禁飞区、限飞区或临时管控区,且未超过无人机实名登记规定的飞行高度(通常120米)和距离(如500米),则不构成违法。

  2. 未违反其他法规
    若放置行为未涉及危险物品运输、侵犯他人权益(如隐私、财产),或未违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关于实名登记、飞行申报、避让航空器等规定,则不违法。

潜在违法风险场景

  1. 违反空域限制

    • 军事禁区、重要设施附近、人口密集区等禁飞区飞行,或未提前向空管部门申报超视距飞行(超过500米或1.5公里)
    • 违反临时管控区规定(如重大活动、灾害期间)。
  2. 危险行为

    • 机场净空保护区应急救援通道内飞行,可能干扰航空器或救援行动。
    • 操作无人机靠近电力设施、高压线等危险区域,或进行编队飞行、危险表演
  3. 侵犯他人权益

    • 未经允许在他人房屋、车辆或隐私区域上方飞行,侵犯隐私权。
    • 飞行过程中干扰他人正常活动(如拍摄敏感场所)。
  4. 违反登记或备案

    • 未完成实名登记飞行申报即操作无人机。
    • 操作无人机时未携带飞行证书或未显示标识。

建议措施

  1. 提前规划航线

    使用官方APP(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查询禁飞区,避开敏感区域。

  2. 遵守飞行规则

    • 确保无人机在视距内飞行(不超过500米、1.5公里),或提前申报超视距飞行。
    • 避免在恶劣天气(如大风、雨雪)或夜间飞行。
  3. 尊重他人权益

    未经允许不拍摄他人或敏感场所,避免引发纠纷。

  4. 关注法规更新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无人机管理提出更严格要求,需及时了解最新政策。

在普通场景下,在无人机上放置另一架无人机本身不违法,但需确保操作符合空域管理、飞行安全及他人权益规定,若涉及特殊场景(如救援、监测),需提前向相关部门报备并获得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