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无人机监管趋严
-
国际趋势
- 欧盟:实施《无人机安全法规》(UAS Regulation),要求无人机飞行前需注册、申报目的地,并禁止在敏感区域(如机场、政府建筑)飞行。
- 美国:FAA要求无人机重量≥250克需注册,并使用空域管理系统(LAANC)申请飞行许可。
- 中国:2024年新版《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2部)对重量≥250克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并细化飞行区域限制。
-
国内新规核心内容
- 实名登记:所有≥250克无人机需通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UOM)”完成实名登记,并标注机身唯一编码。
- 飞行限制:
- 禁止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军事管理区、人口密集区等敏感区域飞行。
- 夜间飞行需开启灯光并提前申报。
- 限制飞行高度(一般≤120米)、距离(一般≤500米)及速度(一般≤100公里/小时)。
- 驾驶员资质:飞行前需通过线上考试(部分地区需现场审核),考试内容涵盖航空法规、飞行安全等。
大疆的应对措施
-
技术升级
- 电子围栏:大疆无人机内置GPS定位系统,可自动避开禁飞区(如机场、政府建筑)。
- 自动降落功能:当无人机进入禁飞区或失控时,自动触发降落保护。
- 低电量/信号丢失报警:实时提醒用户安全操作。
-
合规工具
- DJI Fly App:提供飞行计划申报、空域查询、飞行日志记录等功能,帮助用户合规飞行。
- 无人机管理平台:用户可通过UOM平台完成实名登记、考试预约及飞行记录查询。
-
用户教育
- 大疆官网及App内提供《无人机飞行安全指南》,涵盖法规解读、操作规范及应急处理。
- 定期推送飞行安全提示(如禁飞区地图更新、新规解读)。
用户影响
-
正面影响
- 安全性提升:电子围栏和自动降落功能降低事故风险。
- 合规性简化:通过App可一键完成实名登记、考试预约及飞行申报。
- 数据透明化:飞行日志记录可辅助用户追溯违规行为。
-
潜在挑战
- 操作复杂度增加:需提前规划飞行路线、申请空域许可(部分地区)。
- 成本上升:实名登记、考试及合规设备(如智能电池)可能增加用户负担。
- 隐私争议:无人机拍摄可能涉及他人隐私,需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
合规建议
-
提前注册与考试
- 通过UOM平台完成实名登记,并预约线上考试(部分地区需线下审核)。
- 涵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及飞行安全知识。
-
飞行前检查
- 确认无人机电量、GPS信号及电子围栏激活状态。
- 避开禁飞区,提前查询空域许可(如机场、政府建筑附近)。
-
应急处理
- 飞行中遇紧急情况(如失控、电量低),立即触发自动降落或返航。
- 保存飞行日志,以备后续审计或事故调查。
-
隐私保护
- 避免在他人住宅、公共场所敏感区域飞行。
- 使用“隐私模式”或遮挡摄像头,减少隐私泄露风险。
大疆无人机的新规旨在平衡创新与安全,用户需通过实名登记、考试及合规操作适应监管要求,大疆通过技术升级和工具支持,降低了合规门槛,但用户仍需主动学习法规、规范操作,以确保飞行安全与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