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标准
- 飞行距离:通常指在视距内(Visual Line of Sight, VLOS)范围内飞行,距离地面或操作人员通常不超过 1-5公里(具体取决于监管机构或应用场景)。
- 操作范围:无需复杂通信链路,依赖视觉或短距离遥控(如100米至1公里内)。
- 典型应用:短途巡逻、农业监测、物流配送(如城市内小件运输)、紧急救援(如搜救)、建筑检查等。
分类与特点
- 消费级无人机:如大疆Mavic系列,飞行距离通常在 1-5公里,适合个人娱乐和轻度商业用途。
- 工业级无人机:如大疆Matrice系列,部分型号支持 5-10公里 视距内飞行,用于工业巡检或测绘。
- 特殊场景:如军用侦察无人机可能具备更远距离(如数十公里),但近程无人机通常指民用或工业级短距离场景。
关键技术限制
- 通信技术:需依赖视觉、Wi-Fi、4G/5G(视距内)或专有链路(如专用频段)。
- 续航能力:因距离短,通常配备小容量电池,续航时间较短(如20-30分钟)。
- 载荷能力:负载通常较小,适合轻量级任务(如摄像头、传感器)。
监管与合规
- 空域限制:在多数国家,近程无人机需在操作员视线内飞行,且可能需注册或申请飞行许可。
- 禁飞区:需避开机场、军事区域等敏感区域。
对比其他类型
- 中程无人机:飞行距离 5-200公里,常用于物流运输或边境巡逻。
- 远程无人机:飞行距离 200公里以上,适用于跨国物流或战略侦察。
近程无人机是视距内、短距离、轻量级、低复杂度的无人机,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灵活部署的场景,其核心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受限于通信距离和载荷能力,具体定义可能因国家法规或应用场景略有差异,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