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距离

  • 国际惯例:建议保持 5-10米 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碰撞或信号干扰。
  • 特殊场景
    • 近距离表演(如无人机编队):可能缩小至 1-2米,但需提前规划路径并确保避障系统激活。
    • 近距离操作(如检查设备):可能仅需 5-1米,但需人工监控。

飞行任务需求

  • 侦查/测绘:通常需 5-10米 以上,以获取清晰图像或数据。
  • 编队表演:需保持 1-3米 间距,确保灯光同步和视觉效果。
  • 避障测试:需测试 5-1米 内的避障能力,确保安全。

法规与限制

  • 民用无人机:需遵守当地法规(如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避免进入禁飞区或限制区域。
  • 商业用途:可能需提前申请空域许可,并明确飞行路线和距离。

无人机性能

  • 抗风能力:距离越近,风力影响越大,需降低速度或调整高度。
  • 避障系统:具备激光雷达或视觉避障的无人机可更安全地接近目标。

建议操作步骤

  1. 评估环境:检查障碍物、风向和目标动态。
  2. 规划路径:使用软件(如DJI Pilot、Litchi)模拟飞行轨迹。
  3. 测试避障:在安全区域进行低速绕飞测试。
  4. 启动飞行:保持低速(建议 1-3米/秒),实时监控目标状态。

无人机绕飞距离需根据安全、任务、法规和性能综合决定,核心原则是:保持足够安全距离,优先确保飞行安全